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14天,也是舱内信息系统上线的第2天。早上八点半,我和兰老师准时登上了开往方舱的公交摆渡车。今天的任务是进舱与兰老师一起查看信息系统上线及舱内护理运行等情况。另外这两天咽拭子的采集任务较重,平均每天要采集90个标本,在标本的交接协调上,还需要我再次跟舱内分诊台确认沟通。
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后,我和兰老师于9点40分进入方舱。这是我第三次进舱,看到舱内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两个班次的医护人员在认真细致的交接班。保安人员正在调停几个病人的纷争。保洁人员背着喷雾器在消杀地面和空气。而阅读区的病人在安静的看书。活动区的病人在舱内志愿者的带动下练习八段锦。还有病人躺在病床上拉家常,有的在走廊里散步。我和兰老师先来到了舱内最小患者查雯的病床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她了。她开心的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放。
陪她聊天给她鼓励后,我们来到护士站。兰老师跟带班护士长沟通信息系统的问题。我来到舱内药品物资处,给仓管护士讲解刚修订的舱内药品、物资领取流程和交接登记本的使用。原本很简单的交接,在这里却变得困难起来。我们进舱的时段,正好是病人饭后活动和咨询问题的时间。舱内本身空间大、声音嘈杂,我们又穿戴层层防护致使听力下降,所以沟通交流起来很是费劲,真是应了那句话“说话基本靠喊”。十几分钟下来总算交接明白了。趁着兰老师还在查看信息系统,我赶紧到分诊台去协调一下咽拭子标本交接上报的问题。沟通好,我来到室外咽拭子采集点,跟今天采集标本的队员交代了标本交接和上报的详细流程。整个上午的时间我和兰老师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正准备出舱时,看到活动区又围满了病人,原来大家都在扫我们队员身上的二维码呢。
这是个啥东东?看了下面来自新华社的报道你就明白了。
“医生,晚上我们睡觉不戴口罩没事吧?”“想问问什么时候给我安排核酸检测?”……2月18日深夜,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曹伟还没有睡,捧着手机逐条回复“舱友”发来的信息。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里,山东医疗队将患者称为“舱友”。“舱友”们随时在医疗队心理疏导群里找曹伟咨询。因此,轮休中的曹伟依然闲不住,常在宿舍里继续“上班”——对他的“舱友”们进行“云开导”。为化解“舱友”们的心理问题,辅以“心理治疗”,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建立了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微信群,并将群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到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一些患者扫描二维码进群,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倾诉,接受心理疏导。2月17日下午进舱之前,作为第一批心理疏导志愿者,曹伟将一张大大的二维码贴在防护服上。除了自己名字以外,他还在二维码下方的空白处写上了“湖北咸宁人”几个字。“我们称自己是‘行走的二维码’,许多‘舱友’看到我身上的二维码感觉很新奇。‘湖北咸宁人’几个字能一下子拉近我和大家之间的距离。”曹伟说,自己和妻子都是湖北人,在山东莒县工作了几十年,疫情发生后,“请战”到湖北支援。平时,曹伟还在自己负责的病区来回溜达,加强与“舱友”的沟通交流。“隔着1米左右说话声音要大,这种装备下特别吃力,1个小时就累得不行,我坚持了3个小时。本来我们入舱前就不喝水,到最后人都虚脱了,看到‘舱友’喝水恨不得想要一口。”曹伟说。在此期间,一位垂头不说话的大妈,引起了曹伟的注意。他单独找到她,才得知她85岁的母亲因新冠肺炎两三天前刚刚去世,儿子也被确诊。“我安静地听她讲完,告诉他自己也是湖北人,鼓励她要坚强下去。”曹伟与大妈拉起家常,大妈对他产生了信任。“之后有一次我查房,她正在吃橘子,看到我后就赶紧把橘子塞进嘴里,边吃边找口罩戴上,还让我先离她远点,以免传染我。”“心理疏导群”组长李延芝介绍,目前已经有50多名“舱友”加入心理疏导群。医疗队也得以更加了解“舱友”的具体情况,更加精准地给予治疗和疏导。心理疏导微信群里医护人员根据群里“舱友”参与的调查问卷制作的焦虑评分评估,他们会参考这个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舱友”进行心理疏导。“你的一句话,顶了一堆药。我们要医‘身’,更要医‘心’,这样才能让‘舱友’们尽快康复。”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山东省立三院院长吕涌涛这样点赞心理疏导医生。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给我们医疗队、我们的战友们一个大大的赞啊!医者仁心,病人早日康复出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武汉加油!山东加油!中国加油!